1. 91看片在线免费下载,手机看片福利视频,91看片免费看,91看片视频APP下载

    background
    contact

    聯係人:91看片视频APP下载電力市場部

    聯係電話: 027-87455964 027-87455965

    郵箱:whhuayi@126.com

    公司:武漢91看片视频APP下载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武漢市東湖開發區高新四路40號葛洲壩太陽城工業園11棟

    企業新聞    
    首頁 > 新聞資訊 > 企業新聞

    智能化?準確計量才是智能電表的使命

    發布時間:2013-10-12 09:00:00 瀏覽次數:4312

    中國電能表行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從早期的感應式電能表、普通電子式電能表、預付費電能表、付費率電能表,走到了今天順應市場需求的智能化電能表。可以說,隨著時代的變化,技術的發展,電能表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感應式電能表屬於機械式電表,不具備智能化水平;早期單相電子式電能表沒有數據存儲、硬件時鍾,甚至沒有MCU;分時電能表雖然具備很多功能,但不具備負荷開關、日數據凍結、費控管理等功能。
      而今天的智能電能表,不僅具有獨立MCU、存儲器、硬時鍾、通訊接口、負荷開關、加密單元,而且具備電能計量、費控管理、數據凍結、數據加密、事件警告等功能,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
      而不管電能表的技術如何向智能化前進,計量永遠是電能表最根本的任務,準確,穩定,技術達標才能完成使命。
      目前,現存全球電表入網標準以美規ANSI(美國國家標準協會)和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兩大陣型為主,但不同地區可根據其特殊需求,在兩大平台上作出相應的修改。相較於外企而言,中國國標是屬於IEC陣營,因而對IEC平台有相當的了解,但對美規電表的認知仍屬起步階段,而且美規的精度起點為0.5%和0.2%,但IEC以1%作起點,這也意味著其對企業在大規模生產上的技術要求比IEC為高。但這些要求相信對廠家來說,不會構成重大障礙,因為國家電網同樣對此提出相當的要求。
      地區性的法規,如歐盟的MID(歐盟計量器具指令,Measurement Instrument Directive),國際上的IEC62052&IEC62053、美國的ANSIC12、澳大利亞的NMI-M6,這些主要是對電表精度、環境影響測試、EMC測試作出規範性要求,針對美國的電網及非電網電表安全標準,UL也提出SU2735的安全標準。雖然電表的互動性國際標準仍未完全製定,但IEC62056(DLMS)已被廣泛接受。
      單就國網範圍內所說,隨著國網公司智能電表技術規範(2007標準)出台,國網智能電表企業標準(2009標準)出台和統一招標工作的推進,以及近一兩年對智能電表相關標準的再修訂,如今年4月正式實施的JJG596-2012,以及8月發布的智能電表企業標準修訂版等,都進一步加快和完善了智能電能表在功能需求和型式結構方麵的基本統一,改變了過去電能表在功能需求、通訊協議、型式結構上百花齊放的局麵,給電能表生產製造、檢驗檢測、現場安裝、現場抄表、遠程采集、表計管理等方麵帶來了很大的方麵。
      但與此同時,或由於沒有仔細研讀和理解相關標準中的細節,或沒有嚴苛執行規程中的標準規定,或實際生產能力無法滿足量產需要等等方麵的原因,也造成了智能電能表質量問題令人堪憂。
      去年7月,國網公司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智能電能表質量管控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涵蓋了有關智能電能表元器件材質、生產製造工藝、現場安裝質量、檢測試驗方法等方麵的具體要求,旨在防範和杜絕智能電能表質量問題的發生。在諸多披露的問題當中,因軟件設計導致的計量嚴重失準、費控電表頻繁斷電時金額負跳變等作為首要問題被提出。
      最近,國網公司又向絕大部分電表廠發布了“智能電能表技術聯絡表”,期望表廠高度關注相關質量風險隱患、自我排查,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這份技術聯絡表,總共給出了14列三大問題歸類(即設計環節、元器件環節、製造工藝環節)的分析,其中應設計環節引起的智能電能表問題占到了50%。再詳細比對風險隱患描述和技術管理措施建議後,不難發現,強化智能電能表軟硬件設計、加強智能電能表軟件檢測等,是首要之首,並且也是眾多問題的根源所在。
      今年年初,“智能電能表質量監控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通過了來自中國計量科學技術研究院,浙江大學,武漢大學,浙江計量科學技術研究院,重慶電科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鑒定。項目基於逆向工程技術研製了智能電能表軟件一致性檢測裝置,實現智能電能表軟件反匯編、反編譯,控製流分析及函數調用分析,為智能電能表軟件可靠性評測奠定基礎。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和自動控製技術研製了智能電能表硬件一致性檢測裝置,設計了五軸運動定位平台,解決了PCB板側麵及多角度圖像識別難題,提高了智能電能表硬件比對工作效率及可靠性。開發了智能電能表質量監控係統,運用智能化技術進行質量監控,分析智能電能表的質量問題和潛在隱患,及時預警和告警;設計了“智能電能表誤差縱向算法”和“基於相關係數分析的智能電能表輪換周期預測算法”對智能電能表的質量趨勢進行預判。項目還針對現場實際情況,對智能電能表通信可靠性進行了研究,研製了智能電能表通信可靠性檢測裝置。
      今年9月,由中國電科院通信與用電技術分公司自主研究開發的智能電表運行維護監測係統正式上線。智能電表運行維護監測係統實現對智能電能表采集信息的監測和統計分析,從電力公司業務需求角度設定相關的監測對象,如:表計及采集設備時鍾、電表狀態參數,當日購電記錄、跳合閘狀態、表底凍結數據、電費剩餘金額、定期電價、抄表成功率、集中器及電表事件等,借助完備的監測信息,將采集信息轉化為具有輔助決策意義的指揮調度信息,能夠主動發現智能電表異常,改變當前被動供電服務的局麵,實現供電企業對用戶主動服務目標。
      不難預測,智能電表將在未來智能化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一員。但不論如何提倡智能化,電表的使命都是準確穩定的計量。提出更高的技術標準,研發更有效的質量監控係統,製定更規範的規則體係,是當前智能電表普及的最有利支柱。

    網站地圖